央广网福州7月31日消息(记者罗晓英)“新职业的发布、新工种的认定让咖啡行业有新的规范和规定,为咖啡产业精细化发展注入新动能,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。”近日,记者走进福州市“潜咖啡实验室”,主理人陈施磊如是说。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七批17个新职业与42个新工种正式发布,其中“咖啡加工工”的认定引发行业热议。
三年前,陈施磊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教练。在他看来,一份工作有明确的规范非常重要,潜水和做咖啡也不例外,“学员下潜前必须确认气瓶含氧量、下潜时间等数据;咖啡烘焙也要测含水率、密度。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。”
陈施磊正认真查看咖啡豆烘焙情况(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)
脱水、转黄、一爆、冷却……陈施磊向记者展示了一杯咖啡的制作之路。“新职业的认定让从业者有了更强的归属感,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技术型岗位。”这位“煮理人” 有了国家认证的职业名称,充满自豪。
谈及咖啡,陈施磊兴奋地向记者介绍,咖啡最早是从国外引入中国,从业者一直在摸索如何调整,能让咖啡被国内更多人所接受、所喜爱。如今“咖啡加工工”这一新工种的认定,能让咖啡加工全流程有所规范,“咖啡加工在国内也要有自己的标准了!”他语气里充满期待,“以后我们不用再靠‘感觉’闯荡,从业者有章可循,这正是产业成熟的标志。”
陈施磊对新磨的咖啡粉进行杯测(央广网发 张雨欣 摄)
不仅如此,陈施磊还表示,新工种的认定也能让更多消费者对 “精品咖啡” 的认知从模糊的概念变成可量化的标准。
从“煮理人”到“咖啡加工工”,从经验传承到科学认证,咖啡产业正通过新职业的落地,迈向标准化与高品质发展的新阶段。而以陈施磊为代表的从业者,已在这场变革中率先起跑。

关注精彩内容